当前位置:乐狗小说网>书库>历史军事>南北朝风云:世事百态> 第100章 魏主迁都心已决 齐廷变故待后叙

第100章 魏主迁都心已决 齐廷变故待后叙

 第二年到了魏国的太和十八年,齐国皇帝昭业在位时的隆昌元年。

  小主,

  这时候,魏国有个中书侍郎叫韩显宗,他给皇帝上了一封奏折,里面说了四件事儿。

  第一件事儿,韩显宗说:“皇上啊,您得赶紧回北都去吧,别老在外边游玩儿,花那么多钱。

  咱们应该把建都洛阳的事儿提上日程,这样也能省点儿钱。”

  皇帝听了,点点头,心里觉得有点儿道理。

  第二件事儿,韩显宗接着讲:“皇上,要是修缮洛阳城,咱们得节俭点儿。

  不过,路得修宽点儿,沟渠也得挖通顺了,这样老百姓走路、排水都方便。”

  皇帝想了想,觉得这也是个好事儿,就又没吭声。

  到了第三件事儿,韩显宗可认真了:“皇上,您要是搬到洛阳去住,那安全可得放在第一位。

  不能就带着几个骑兵,随随便便地就翻山越岭的。

  得有个像样的警卫队,这样才能保证您的安全。”

  皇帝一听,觉得韩显宗说得在理,心里更加赞同了。

  最后,第四件事儿,韩显宗说:“皇上啊,您得注意自己的身体,别太劳累了。

  少操点儿心,多养养神,这样才能长长久久地坐稳江山,保咱们魏国太平。”

  皇帝听完这四件事儿,心里那是相当满意,觉得韩显宗真是个忠心耿耿的好臣子。

  于是,他就决定在仲春时节,启程往北回平城去。

  留守在平城的百官们,早早地就准备好了迎接的仪式。

  当魏主拓跋宏的车驾缓缓驶入都城时,整个平城都沸腾了。

  魏主宏登上大殿,接受百官的朝拜,随后便开口说起了迁都的大事。

  燕州刺史穆罴,是个直性子。

  一听迁都,立马就站了出来,拱手说道:“陛下,如今四方还没安定。

  这个时候迁都,怕是不妥啊。

  再说了,中原地区缺马,以后要是想出征打仗,那可就不方便了。”

  魏主宏微微一笑,反驳道:“爱卿多虑了,我们的马厩不是在代郡吗?

  怎么会愁没有马呢?

  不过,代郡毕竟在恒山以北,九州之外,那地方哪是帝王应该居住的呢?

  所以,朕已经下定决心,要南迁。”

  尚书于栗看穆罴没说服魏主,也赶紧接话:“臣并不是说代郡的地势不好,比不过伊水、洛水一带。

  只是从先帝以来,我们一直住在这里,官吏百姓都相安无事。

  突然说要南迁,恐怕会惹得大家不高兴啊。”

  魏主宏听了,脸色微微一变,正要开口责备,东阳王丕又站了出来,小心翼翼地提议:“迁都可是大事,应该问问卜筮,看看天意如何。”

  魏主宏摇了摇头,坚定地说:“从前周朝、召公那样的圣贤,才能卜宅定居。

  现在哪里有那样的贤圣?

  问卜又有什么用!

  卜筮是用来解决疑惑的,现在没有疑惑,何必要卜呢!

  自古以来的帝王,都是把四海当作家,或南或北,随地都可以居住。

  朕的远祖世居北荒,平文皇帝住在东木根山,昭成皇帝又营建了盛乐,道武皇帝更是迁都平城。

  朕有幸继承祖业,国家安定,怎么就不能迁都呢!”

  群臣一听,知道魏主意已决,再也不敢多说什么了。

  过了些日子,魏主宏又往西巡游,到了阴山,还登上了阅武台,把怀朔、武川、抚冥、柔玄四镇都逛了个遍。

  等回到平城的时候,已经是秋天了。

  时间过得飞快,转眼就到了初冬。

  这天,魏主宏听说洛阳的宫殿已经建造得差不多了,心里那个高兴啊。

  他赶紧跑到太庙去告祭祖先,然后命令高阳王拓跋雍和镇南将军于烈,捧着神主先到洛阳去。

  自己呢,则是带着六宫后妃,还有文武百官,浩浩荡荡地从平城出发了。

  那场面,别提有多壮观了。和鸾铃铛响个不停,旗帜也是飘飘扬扬。

  路上,魏主宏和随行的大臣们聊起了天。

  “爱卿啊,你看这迁都之事,是不是顺应天意,合乎民心啊?”

  魏主宏问着身边的尚书令。

  尚书令赶紧回答:“陛下英明,迁都确实是大利于国家的大事。

  只是这过程中,难免会有些艰难险阻,还请陛下多加小心。”

  魏主宏点了点头,说:“朕知道,但为了能让国家更加繁荣昌盛,这点困难算得了什么!

  朕有信心,一定能够带领大家走向更好的未来。”

  队伍继续前行,这天,来到了

上一页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