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乐狗小说网>书库>历史军事>南北朝风云:世事百态> 第134章 烽火连关侵北境 权奸逆计乱朝堂

第134章 烽火连关侵北境 权奸逆计乱朝堂

emsp;当晚,苟儿偷偷打开城门,魏军如潮水般涌入。

  白早生措手不及,被乱刀砍死,余党也纷纷倒下。

  英站在城头,望着满目疮痍,心中并无喜悦。

  他对身旁的将领说道:“悬瓠已破,我们该去义阳了。”

  将领问:“王爷,义阳守军顽强,恐怕不易攻下。”

  英淡淡道:“再难也得打。”

  义阳城内,太守辛祥与郢州刺史娄悦正商议对策。

  娄悦皱眉道:“魏军势大,我们不如坚守待援。”

  辛祥却摇头:“守?等死吗?不如主动出击!”

  娄悦不悦:“贸然出战,风险太大!”

  辛祥冷笑:“坐以待毙,才是愚蠢!”

  当晚,辛祥率精锐夜袭梁营。

  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  梁将胡武城正酣睡,忽听喊杀声四起,慌忙披甲上马,狼狈逃窜。

  陶平虏反应稍慢,被辛祥生擒。

  义阳之围暂解,娄悦却脸色阴沉。

  他私下写信给权臣高肇,信中只字不提辛祥的功劳,反而暗示自己指挥有方。

  高肇收到信,冷笑一声:“娄悦这厮,倒是会抢功。”

  但他并未深究,赏赐自然也没落到辛祥头上。

  数日后,中山王英率军抵达义阳,发现梁军已退。

  他召集众将,指着地图说道:“三关互为犄角,若破其一,其余两关不攻自破。”

  众将点头,有人问:“王爷打算先攻哪一关?”

  英手指东关:“东关地势较易,先拿下它!”

  李华站出来:“末将愿率一军牵制西关,为王爷分担压力。”

  英赞许地看了他一眼:“好!你去西关,务必拖住梁军。”

  六日后,东关陷落,守将马广、彭瓮生、徐元季被俘。

  英乘胜追击,转攻广岘。

  守将李元履见势不妙,连夜逃走。

  此时,西关的梁将马仙湬得知东关已失,广岘亦陷,长叹一声:“大势已去,撤吧!”

  于是,梁军纷纷溃逃,三关尽归魏军之手。

  英站在城头,望着远去的梁军背影,心中并无多少喜悦。

  他知道,战争远未结束。

  梁主急忙派韦睿去支援马仙湬(jiǎo)。

  韦睿率军赶到安陆时,却听说三关已经失守。

  他二话不说,立刻进城备战。

  “将军,我们是不是该撤退?”

  部将看着韦睿指挥士兵加筑城墙,忍不住问道。

  韦睿头也不抬:“撤退?现在撤退就是送死。”

  他指着城外说:“看见那边的尘土了吗?魏军随时会到。”

  士兵们日夜赶工,把城墙加高了两丈多,又挖了深壕,建起高楼。

  溃散的士兵也被重新收编,严阵以待。

  有年轻将领不服气:“将军,咱们这样是不是太胆小了?”

  韦睿笑了笑:“带兵打仗,该怂的时候就得怂。

  光靠蛮勇,那是莽夫。”

  他拍拍对方的肩膀,“活着才能打胜仗。”

  这时,马仙湬的败军陆续退回城中。

  魏国中山王元英乘胜追击,想要一雪邵阳之耻。

  但听说韦睿在安陆严阵以待,这位魏国名将竟然犹豫了。

  “王爷,咱们不追了吗?”副将问道。

  元英望着安陆城头飘扬的梁军旗帜,叹了口气:“韦睿用兵如神,不可轻敌。”

  最终,魏军选择了撤退。

  与此同时,梁主正在建康宫中接见魏国俘虏董绍。

  连续多年的战争让梁国疲惫不堪。

  “董爱卿,”梁主和颜悦色地说,“这些年打仗,百姓受苦,我们两国都不好过啊。”

  董绍恭敬地低着头:“陛下仁厚。”

  梁主继续说:“我放你回去,带个话给魏主。

  只要停战,我们愿意归还宿预,魏国也把汉中还给我们,如何?”

  董绍连忙叩首:“臣一定把陛下的话带到。”

  回到洛阳后,董绍如实禀报。

  魏主听完却冷笑一声:“梁国撑不住了才来求和?

  告诉梁主,想要汉中,拿命来换!"

上一页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