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老兵拍案叫绝,“句句戳中尔朱氏的痛处!”
“是啊,早就该有人站出来揭穿他们的恶行了!”
旁边的同伴附和道。
很快,尔朱氏的种种罪行被公之于众,天下人无不愤慨。
然而,战局并不乐观。
尔朱兆率军攻打殷州,守将李元忠独木难支,最终弃城逃往信都。
“哼,李元忠这个酒鬼,果然靠不住!”
高欢得知消息,冷哼一声。
杨愔眉头微皱,劝道:“主公,眼下尔朱仲远、尔朱度律联合斛斯椿、贺拔胜、贾显智等人,正进军高平,形势对我们不利。”
高欢点点头,神色凝重:“确实棘手,先生可有良策?”
杨愔沉思片刻,道:“需尽快调整部署,否则腹背受敌,后果不堪设想。”
高欢叹了口气,忧心忡忡地望着远方。
小主,
战局瞬息万变,稍有不慎,便会满盘皆输。
长史孙腾眉头紧锁,上前一步道:“如今朝廷隔绝,号令无人听从,将士们军心涣散。
不如先拥立一位元氏宗亲,以凝聚人心。”
高欢沉吟不语,心中暗想:此计虽能稳定军心,但真能扭转局势吗?
孙腾见他不语,再次恳切道:“将军,此时若不立新君,恐怕人心离散,再难挽回啊!”
高欢终于点头:“好,就依你所言。”
于是,他们迎立渤海太守鲁郡王元朗为帝。
元朗是景穆太子晃的玄孙,父亲章武王融早已离世。
他被接入信都,登基称帝,改元中兴。
新朝初立,高欢被任命为侍中丞相,都督中外诸军事,手握大权。
高乾为侍中司空,高敖曹为骠骑大将军,兼领冀州刺史。
孙腾和魏兰根则分别担任尚书左、右仆射。
一切安排妥当,高欢立即整军备战。
他深知,尔朱氏势力庞大,硬拼绝非上策。
一日,他召集众将商议:“尔朱氏兵多将广,若正面交锋,我军胜算不大。”
高敖曹性子急躁,拍案道:“那难道坐以待毙?
不如直接杀过去!”
高欢微微一笑:“不必硬拼,我有一计。”
他派人散布谣言,挑拨尔朱氏内部关系。
很快,尔朱仲远和尔朱度律互相猜忌,彼此提防。
不久,尔朱兆率军来攻。
高欢早已设下埋伏,待敌军阵脚大乱,一举出击。
战场上,高敖曹率铁骑冲锋,高喊:“杀!”
尔朱军猝不及防,溃不成军。
仲远、度律见势不妙,匆忙撤退。
高欢站在高处,望着败逃的敌军,嘴角微扬:“此战已胜,但真正的较量,才刚刚开始。”
却说高欢从信都发兵,准备迎战尔朱氏大军。
他听说尔朱氏兵强马壮,心里不免犯难。
这时,参军窦泰献计道:“将军,尔朱氏人多势众,硬拼未必能胜。
不如用反间计,让他们自相猜疑,我们才有可乘之机。”
高欢眼睛一亮:“此计甚妙!”
当即派出细作,四处散布谣言。
有的说尔朱世隆兄弟密谋要杀尔朱兆,有的说尔朱兆已经暗中投靠高欢,准备除掉尔朱仲远等人。
这些谣言很快传到了尔朱兆耳中。
他本就因为尔朱世隆擅自废立皇帝元晔而心怀不满,如今听到这些传言,疑心更重。
这天,他带着三百轻骑,突然来到尔朱仲远大营。
“兆兄怎么突然来了?”
仲远连忙出帐相迎,却见尔朱兆神色古怪,手里不停摆弄着马鞭,眼睛还四处张望。
“怎么,我不能来吗?”
尔朱兆冷冷反问,眼神中透着警惕。
仲远心里一惊,暗想:“他今日怎么这般古怪?”
正想开口询问,却见尔朱兆已经转身就走,翻身上马扬长而去。
仲远越想越不对劲,赶紧找来斛斯椿和贺拔胜:“你们快去追上兆将军,问清楚到底怎么回事。”
谁知二人刚追上尔朱兆,就被他当场扣押。
消息传回大营,仲远吓得脸色发白:“完了完了,他这是要对我下手啊!”
度律劝道:“事已至此,不如先避其锋芒。”
&