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乐狗小说网>书库>历史军事>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> 第260章 举步维艰的周赧王

第260章 举步维艰的周赧王

会认为韩国在故意挑拨秦国与周的关系,也就没有理由强迫周接受韩国的土地了。这样一来,您既得到了韩国的土地,又在表面上听命于秦国,两全其美。”

  周赧王听了史厌的建议后,觉得非常有道理,于是决定按照他的计划行事。他派人秘密会见了韩国的公叔,传达了史厌的建议。韩公叔经过权衡,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,于是决定给周一些土地,并派人质前往楚国。

  与此同时,周赧王又派人去见秦国的使者,按照史厌的建议,巧妙地回应了秦国的要求。秦国果然中计,认为韩国在挑拨秦国与周的关系,于是不再强迫周接受韩国的土地。这样一来,周赧王既避免了得罪韩国,又没有得罪秦国,还巧妙地得到了韩国的土地,可谓一举多得。

  然而,事情并没有完全结束。秦国随后又召见西周君,要求他前往秦国。西周君担心此行凶多吉少,于是派人对韩王说:“秦国召见西周君,其实是为了攻打大王的南阳。大王为什么不派兵驻守南阳?周君将以此为借口不到秦国去。如果周君不到秦国去,秦国就一定不敢轻易渡河来攻打南阳了。”

  韩王听了西周君的使者的话后,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。他立即下令派兵驻守南阳,并且公开表示这是为了防范秦国的进攻。这样一来,秦国果然不敢轻易发动进攻,西周君也借机推脱了前往秦国的行程。

  通过这一系列巧妙的外交和军事策略,周赧王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巧妙地周旋,既保全了周王室的利益,又避免了与强国的直接冲突。史厌的智慧和谋略在这次事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,他的建议不仅解决了周赧王的困境,还为周王室争取到了更多的生存空间。

  公元前307年,秦武王野心勃勃,欲入东周试举周鼎,以彰显自己的力量。他命右丞相樗里疾率领兵车百乘先至东周国,试探东周的反应。

  这年的孟夏,蝉鸣在成周城头扯出刺耳的弧线。秦武王的使者捧着青铜节杖踏入宫门时,玉圭在石阶上磕出的脆响,惊飞了檐角筑巢的燕子。"寡君欲观九鼎,望天子允准。"樗里疾的语气像在谈论自家后院的器物,而姬延盯着对方甲胄上的秦字徽记,突然想起祖父显王在位时,秦国使者还需在宫门外静候三日。

  九鼎是周室的根基。传说大禹铸鼎时,九牧献金,鼎身刻百物之象,使民知神奸。此刻姬延站在太庙偏殿,指尖抚过"雍鼎"边缘的云雷纹,那些被岁月磨平的饕餮纹,像极了周室逐渐模糊的威严。"天子不可辱!"他的喝声在空旷的殿内回响,却换来樗里疾腰间佩剑的锵然出鞘。

  周赧王姬延严词拒绝,坚决扞卫周王室的尊严。然而,樗里疾大怒,将周赧王逐出王宫,强行将其迁至“西周”(即王城)。从此,姬延在西周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。

  七月初七,正是民间乞巧的日子。姬延却在秦军的甲胄丛中,被迫踏上迁都的马车。车帘被风掀起一角,他看见成周百姓躲在巷口窥探,有妇人抱着孩子偷偷抹泪——这是天子第一次被臣子驱逐。马车碾过瀍水浮桥时,身后传来成周太庙方向的浓烟,不知是秦军不慎失火,还是有人在焚烧象征旧主的旗幡。

  西周王城的宫室比成周更小,后苑的井台生满青苔,汲水的铜罐底部结着厚厚的碱垢。姬延坐在空荡荡的正殿里,听着墙外传来的犬吠,突然想起童年在成周见过的一场雪:那时宫人们用朱红漆桶盛着新雪,预备给父王煎茶,而如今,他连换一床冬被都要向西周公家借银。

  小主,

  在战国时期的复杂局势中,东周和西周之间爆发了一场战争。这两个原本同宗同源的国家,因为利益和权力的争夺而兵戎相见。韩国见状,决定派兵去救援西周,试图在这场纷争中捞取一些好处。

  然而,就在这时,有人为东周出谋划策,游说韩国的君主韩王。这位游说者对韩王说:“大王,西周原本是天子的国都,那里有许多珍贵的钟鼎宝器和价值连城的宝物。如果您现在控制住军队,不要轻易出动,就可以让东周对您感恩戴德,同时您还能尽得西周的宝物。这样一来,您不仅避免了不必要的战争消耗,还能获得丰厚的回报。”

  韩王听了这番话后,觉得颇有道理,于是开始犹豫是否要继续派兵救援西周。他意识到,如果能够通过这种方式获得西周的宝物,同时又让东周感激自己,这无疑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妙计。

  与此同时,楚军正在包围韩国的雍氏,韩国的处境十分艰难。韩国为了抵抗楚军的进攻,不得不向东周请求兵器和粮草援助。东周君姬班对此感到非常害怕,他担心如果拒绝韩国的请求,韩国可能会在战争中失败,进而影响到东周的安全。于是,他叫来了苏代,把这件事告诉了他,希望苏代能够想出一个解决的办法。

  苏代是一位极具智慧的谋士,他对东周君说:“大王,您何必为这件事担忧呢?我能使韩国不向东周要兵器和粮草,而且还能让您得到高都。”东周君听后大喜过望,他说:“如果你真的能办到,我可以把国政交给你。”

  苏代随后去会见了韩国的相国公仲侈。他对公仲侈说:“楚国包围了雍氏,原本计划三个月内攻下,如今已经五个月了,仍然没有攻下来,这说明楚军已经疲惫不堪。现在您向东周要兵器和粮草,这无异于向楚国宣告您自己已经疲惫不堪了。”

  公仲侈听了苏代的话后,意识到确实如此。他说:“你说得对。可是,使者已经派出去了,怎么办呢?”

  苏代接着说:“为什么不把高都送给东周呢?”

  公仲侈听后非常生气,他说:“我不向东周要兵器和粮草也就够了,为什么还要把高都送给东周呢?”

  苏代耐心地解释道:“把高都送给东周,东周就会转而投向韩国,秦国听了一定会非常恼火,怨恨东周,与东周断绝使者的往来。这样一来,就等于是用一个破烂的高都换来一个完整的东周。为什么不给呢?”

  公仲侈听了苏代的分析后,觉得非常有道理。他意识到,通过这种方式,不仅可以避免向东周请求援助的尴尬,还能获得东周的支持,同时还能让秦国对东周产生敌意,从而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中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战略空间。

  于是,公仲侈对苏代说:“好,就按你说的办。”他果然把高都送给了东周。东周君姬班得知此事后,对韩国的举动感到非常满意

上一页下一页